叮叮當,kāo麻糖
當當響,嘴巴癢
清脆悅耳的金屬敲擊聲由遠至近
一位老者背著背簍
邊敲打著刀片,邊招呼著顧客
這就是賣“麻糖”的場景
而這叮叮當的金屬敲擊聲
也曾是隆昌人最熟悉的聲音
麻糖,即飴糖
民間一直有
臘月二十三
吃麻糖的習俗
聰明的百姓
把麻糖作為貢品
用來黏住
“愛打小報告”
的灶神的嘴
以此期盼來年
風調雨順
麻糖傳入隆昌已有數百年歷史
龍市鎮崇佛村被稱為“麻糖專業村”
形似玉筷白似璧
脆如凌雪甜如蜜
就是對龍市麻糖的生動描寫
傳統手作
在科技發達的現在
崇佛村仍傳承著純手工的技藝
傳統手作
△熬糖稀
大麥培育生芽
將大米、糯米、麥芽等原料
發酵10小時左右
然后入鍋煮熟、熬成糖稀
傳統手作
△查看糖色
“在熬糖過程中,邊熬邊攪拌,熬至麥芽糖完全融化,顏色漸漸變黃時,轉至小火,整個熬糖過程要持續3、4個小時,最后用攪拌棒沾點糖漿,拿到明亮處觀察,如果糖的顏色晶瑩透明就代表糖熬好了。”制糖師傅頗有經驗地說道。
傳統手作
△扯麻糖
將熬好的糖稀靜置冷卻
待溫度降至40°左右時
經驗豐富的制糖師傅徒手抓起膠糖
加入芝麻或陳皮
像拉拉面一樣重復近百次增加筋道
直至橙黃透亮的膠糖
變得形似綢緞色如白玉
崇佛村進行飴糖(麻糖)加工
已有近50年的時間
現如今全村仍有200余人從事飴糖產業
年產飴糖600余噸
產值700余萬元
遠銷貴州、廣州、浙江等地
“老板!我要10塊錢的麻糖”
曾經饞嘴的孩子長大了
買麻糖也不再論分按角的買
但那眼饞的目光卻仍似孩童
眼見著小販左手持刀、右手拿錘
隨著鐵錘敲下
響出一串串甜甜的麻糖味
令人不禁使勁用舌頭舔舔牙齦
好似兒時吃過的麻糖至今余味未消
入口甜而不膩、回味無窮
連灶神的嘴都能黏住的麻糖
果然名不虛傳
如今的生活越來越好
零食選擇眼花繚亂
但隆昌人依舊少不了麻糖的相伴
你想回味這兒時的美味嗎?
關注“我是隆昌”微信公眾號
回復關鍵字:抽獎
將有機會獲得
隆昌特產【羅麻湯】提供的麻糖一袋~
活動截止至2021年12月22日10:00
有人說
人的胃是有記憶功能的
曾經年少時吃的美食
會在味覺里留下深深的烙印
這份小時候的味道
你還記得嗎?
媒體:隆昌融媒